- · 安徽史学版面费是多少[08/03]
- · 《安徽史学》投稿方式[08/03]
- · 《安徽史学》期刊栏目设[08/03]
想学历史学去什么学校好?首师大“双一流”建(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学校以“以高水平学科建设支撑高水平教师教育”为发展理念,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和高精尖学科群建设,推动文、理、艺、教四大学科群协同发展。经过
学校以“以高水平学科建设支撑高水平教师教育”为发展理念,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和高精尖学科群建设,推动文、理、艺、教四大学科群协同发展。经过60多年来的建设,学校整体实力和办学水平稳居全国地方大学前列,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
全方位推行导师制,为每位学生配备导师指导学业,实施个性化培养。
高考成绩出分在即,首都师范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臧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钱益汇做客北京日报直播间,助你选对学校,决胜高考!详解高校招生政策、录取规则,指导考生填报志愿、选择专业,为广大优秀考生搭建与报考学校的桥梁,让考生在"疫情"期间第一时间零距离接触高校最新的高招资讯和权威的招生政策解读。
专业特色:跨学科专业联合培养历史学与外国语言复合型人才,办学质量全国名列前茅。历年毕业生多数成为研究生教育的优质生源。
学科交叉性: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教育学等多学科课程;跨院系合作和课程体系。学院正在申报历史师范和地理师范、考古学与地理信息科学双学位。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面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而建立的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管理学与经济学基础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相关技术、专业知识与技能,具备较强管理决策与实践应用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研团队具有学历高、经验丰富、国际化等特点。团队成员均为“北京市大数据人才培训示范基地”的骨干教师,曾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专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备,拥有先进的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教学科研实验中心。
我校今年的招生政策与往年相比保持稳定,目前招生章程已经公布,考生可登录我校本科招生网进行查看。有几个方面提醒广大考生注意:
专业于1954年设立,在中学历史教学法、中学历史教育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诸方面具有广泛影响。该专业课程体系包含中国通史、世界通史、考古学科和教育学等多学科,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重视实践体系的完善和实践基地的建设,已建成29家校外实习基地,聘任42名校外指导教师;重视学科竞赛和科研立项指导,提升学生创新理念和实践能力。领衔或主编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统编初高中历史教材,引领全国历史教育。
实施卓越拔尖人才培养:我校中学教育与小学教育各专业分别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成效显著;目前,依托学校高水平人文社科学科群、理工科学科群、艺术学学科群、教师教育学科群,构建起了包括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 2.0 基地,燕都学院、敬修书院,以及数理实验班、生物实验班、中文实验班等在内的 “国家级—校级—院系级”三级拔尖卓越人才培养体系。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历史学、考古学、文化遗产学、博物馆学等专业基础知识,熟悉国家和地方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和法规,能从事考古调查与发掘、保护、展示与利用及相关科研与实践、管理与服务的综合型人才。核心课程包括中国通史、世界通史、考古学、博物馆学、文化遗产学等几大模块。本专业立足于田野考古发掘与综合研究,同时开展考古遗产阐释与研究、展示与规划、保护与利用等研究,具有宽视野、多学科、复合型特点。专业实践包括田野考古、文物修复与保护、博物馆展览、遗产规划等环节,还有考古研学、学术考察等内容。本专业积极服务于北京市和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
历史学基地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搭建国际化培养平台。目前已同48个国家和地区的271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合作关系。学校多措并举,积极推动本科教学的国家化,各院系也在不断拓展各类与境外高校合作培养项目。每年有越来越多的在校生赴国(境)外合作学校参加学分转换项目、2+2、3+1或3+2双学位项目以及各类短期出国(境)交流项目。同时设立高水平英语实验班,开设“外教工作坊”,举办中英语夏令营,推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创新基地建设,全方位、多元化开展人才培养国际化实践。
学校全面落实人才强教战略,引育结合,形成了一支职称、年龄、学历及学缘结构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涌现出中科院院士、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创新团队等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学者。
历史学(师范):毕业生可报考教育硕士,或从事基础教育系统的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
文章来源:《安徽史学》 网址: http://www.anhuishixuezz.cn/zonghexinwen/2022/0705/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