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卧佛地貌下藏有巨大宝藏,华夏文明最早的起源(2)

来源:安徽史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年09月19日 17:37:5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 重要作用 文化与文明 这个文化和文明到底有什么区别,为何要这样称呼呢? 河姆渡文化没有发现金属器具, 整体处于部落的一个形式 ,但是对于长江

重要作用

文化与文明

这个文化和文明到底有什么区别,为何要这样称呼呢?

河姆渡文化没有发现金属器具,整体处于部落的一个形式,但是对于长江流域有着深远的影响。

华夏文明有着5000年前的历史,但是其他国家却认为我们只有4000年前的历史,原因就在于,他们不承认夏朝之前的历史。

我们看历史书总会看见这样的名词,世界四大文明、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半坡文化等。

简单来说,文化要比文明更古老,文明脱胎于文化,它更像是文化的集大成,如果说文化是花,那么文明就是它所结出的果

半坡文化具有很典型的北方色彩,他们的建筑不像长江流域那样是两层,相反,建筑有一半的空间是在地下的

随着南北之间的交流加深,这两种文明共同汇聚成了华夏文明

根据碳十四的鉴定,凌家滩发现的遗址时间在大约5500多年前,这一时期正好是华夏文明萌芽阶段。

凌家滩文化还被认为是石器时代向青铜时代过渡的关键,从它玉器上的钻孔可看出,有使用金属的可能。

因为在殷商甲骨文之前,并没有文字记载,很多仅限于神话和传说,没有实质性的证据证明夏之前是朝代而不是部落。

不过很可惜,在良渚文化的文物中,并没有发现文字,只是在玉器上发现了一些刻痕,这被认为是文字的雏形

随后,考古人员发掘出了祭祀坑,这说明凌家滩的人在这个时候已经发展出了自己的文化,他们甚至学会了使用金属工具。

河姆渡和良渚文化都是长江流域的,在黄河流域同样存在着一个古老的文化--半坡文化

他们的建筑采取的是“架空”方式,将木桩打在地上,然后在木桩上再盖房屋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但是它究竟起源于何时,一直是史学界的一个谜团。

这块玉版被收藏于故宫博物院,如果能够证明它是八卦图的前身,那么华夏文明的历史将被重新改写

因为我国能参考的文物实在是太多了,每当考古学家认为找到最古老的起源时,总会有一个更古老的冒出来,以至于我们的考古界经常都在被颠覆。

这样做是为了抵御冬天的寒冷,因为北方地区更干燥,也就不用考虑什么湿气。

从地理方位上来讲,凌家滩文化位于安徽,正好位于长江和黄河之间,这样来看,凌家滩文化似乎可以同时与南北的文化一起交流。

文物局组织考古学家去凌家滩发掘,这一挖不得了,挖出了很多石器和玉器,其中有一块玉器上面刻有神奇的图案。

根据出土的文物来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在玉器的制作上,凌家滩文化更偏向于良渚文化,它的玉器已经开始出现身份象征,被用在祭祀、安葬等方面

不过可惜的是,凌家滩地区的土壤呈现酸性,遗址中的尸骨已经荡然无存,自然也就不存在青铜器。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御南方地区潮湿的天气以及蚊虫,这种模式至今依然存在。

除了这个疑似八卦图,此次考古还出土了玉龟、玉猪等玉器,很多玉器上面都打有小孔,这些孔洞非常精细,不像是用骨头打的,更像是用金属

为了保护地下未知的文物,考古学家们决定进行大的发掘。

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有关于良渚文化的记载,相传这里曾存在一个虞国,延续了1000多年。

由此可见,很多未解之谜,纯属是因为文明断绝而无法理解前人的智慧,这一点在华夏文明身上并不存在。

文章来源:《安徽史学》 网址: http://www.anhuishixuezz.cn/zonghexinwen/2022/0919/523.html



上一篇:安徽发现一种文字,比甲骨文早近4000年:中国有
下一篇:安徽1市发布干部任前公示

安徽史学投稿 | 安徽史学编辑部| 安徽史学版面费 | 安徽史学论文发表 | 安徽史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安徽史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